熱門: 副料   織帶   蕾絲   金屬   經典  
新增/發表文章 加入收藏
西洋服裝史

2013-07-29 人氣:26689

西元前3000-西元500年-上古世紀: 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

古埃及(亞麻布為主)

古希臘(披裹式) 

地中海氣候也產生了悶熱和實際的肩膀看。常見的單肩希臘禮服

古羅馬(披裹式和敞開式的半開衣) 

古羅馬的服裝女子都穿寬鬆長袍,採用既薄又透的面料。

由一大塊不經縫制的衣料組成,包纏或披在身上,有時用腰帶捆住挂在身上。

“絲綢之路”的開辟使得來自遙遠東方中國的精美絲綢傳入了古羅馬,

這讓古羅馬的貴族愛不釋手,貴婦們更是不惜花費昂貴的價格

來達到自己追求時尚的目的。

 

西元400-1500年-中古世紀: 基督教藝術/拜占庭藝術/哥德藝術風格/文藝復興

2-4世紀Primitive Christian Art早期基督教藝術 (開始對歐洲服裝影響)

嚴謹封建的社會 所有的一切以”神”為主 使用黑白灰顏色

5世紀 西元400-700年Byzantine Art拜占庭藝術 (馬賽克鑲嵌畫) 

由於羅馬帝國的東遷,使得有機會出現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的拜占庭藝術。

在藝術的成就上,此時所強調的是鑲貼藝術,追求繽紛多變的裝飾性。

這種特色也反映在服裝上。

例如:在男女宮廷服的大斗篷、帽飾以及鞋飾上都出現了鑲貼、

光彩奪目的珠寶和充斥著華麗圖案的刺繡。

這些情形有別於同時期在歐洲地區的服飾,

營造出一種既融合東西方又充滿華麗感的服飾裝飾美。

 
12-15世紀 西元1200-1500年Gothic Art哥德藝術風格 (銳角組合)

中古世紀的哥德風-原是神聖為出發點 (服裝上以白色教堂建築物線條為基礎)

“哥德式”原指一種“銳角三角形”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影響到整個歐洲,

而且反映在繪畫、雕刻、裝飾藝術上,同時也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服飾審美及服飾創造。

補:聖派屈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是紐約最大最華麗的天主教

教堂可容納2500人 有著哥德式建築的雄偉外貌

男女服飾的整體輪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等,

都充分呈現出銳角三角形的形態。

                                                       ——高聳的立領 誇大的荷葉領 V字領

                                                       ——高墊肩 小窄肩

                                                       ——高袖籠 修長的窄袖 收緊的袖口與散邊的袖口

                                                       ——高腰身 束胸衣

                                                       ——修長的禮服裙 大下擺的公主裙

                                                       ——緊身雞腿褲 寬大的裙褲

                                                      ——厚底高鞋,超長細鞋跟,尖頭長靴,

                                                     鞋上的金屬與鐵鏈永遠都不嫌多

 現代哥德風

受到20s末哥德人領土上的吸血鬼傳說流行,

服裝造型多為強烈的色感,華麗蕾絲和絲絨等運用。

21s初以修長緊身為原型,黑色色系為基本,搭配蕾絲花邊。

之後日本次文化影響形成哥德蘿莉風,以宮廷哥德式的娃娃打扮,黑白色為主。

字面上少女式的純真跟哥德風的灰暗頹廢

與蘿莉風是不太一樣的 純蘿莉是夢幻公主少女感顏色粉嫩與宮廷式服裝

現代設計運用

15-16世紀 西元1400-1600年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義大利語:Rinascimento,由ri-(「重新」)

和nascere(「出生」)構成),意為再生或復興。

脫離中世紀黑暗的”神本”  以”人”為主文藝復興沒有清楚的開始或結束日期,

一種思想文化運動讓歐洲由野蠻的黑暗時代演進到各個領域都有新發展的時代,

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的時期,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再生:就是重生古代的知識觀念。如阿拉伯數字,

印度發展出來小數點和零的觀念。

1450年左右,隨著印刷機的發明而加快腳步。

復興:就是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藝術思想。

人文主義溫情回歸。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是人們也可以自由地發表各種學術思想。

十字軍東征造就文化與藝術的傳遞,得以一窺東方的財富,

尤其是絲綢、香料和棉。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熱那亞(義大利北部第一大港)、

佛羅倫斯(義大利中部)和其他城市的商人,都爭相取得歐洲與東地中海之間的貿易。

商人從商業活動中累積的財富後,生活水準的提升,

便開始以藝術(雕刻品、繪畫、建築、音樂、詩歌和文學)來美化自己的家鄉和城市。

超脫了從中古時代起就一直佔有地位的宗教題材。

藝術品普遍描繪日常生活、騎士故事、和冒險愛情等,

歐洲的文化因而變得更有人性,宗教的成分也隨之減少。

 男女服裝線條強調圓潤豐滿肩膀及胸部寬闊,有強健體魄比例之感。

緊身襪、短褲切線有雕刻效果。亨利八世引領16世紀歐洲男子服飾的潮流,

塞有填充物的上突顯寬闊的肩膀,用下體蓋片象徵權力的威嚴和男性的陽剛。

(男生服裝外型就是個倒三角 展現動感)

 女性服裝則是雙層袖(第一層窄袖,第二層較寬)腰線呈V字型

穿著圓形裙撐與用鯨魚骨做成的緊身衣,讓胸部看起來平坦,

髮型會梳成心型再裝飾珠寶類,誇大變形的領子是重要特色服裝,

色彩為濃鬱的色彩 像深紅.深藍.酒紅.金色及黑色。

(女性服裝是正三角 表現靜態感)

 
(一種畸形的審美觀 但到現今還是有許多設計師會設計的元素之一
讓小編想到迪士尼卡通”灰姑娘”裡姊姊趕去參加舞會時穿的衣服 走太快臀墊還掉了)

現代設計運用

 西元1500-1850年-近代世紀 

17世紀 西元1600-1800年 Baroque巴洛克藝術(蕾絲運用極致的時代)

巴洛克(Baroque)這個名字,此字源於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的

「不規則的怪異的珍珠」—barroco

作為形容詞,此字有「俗麗凌亂」之意。歷史進入了十七、十八世紀,

「神聖羅馬帝國」已經逐漸老朽、腐敗,各國王候貴族,

及文藝復興時期因為城市發展而致富的商人,都分別伸張他們的權勢,

歐洲諸國因為勢力的爭奪,戰禍頻傳。在歐洲的精神領域中,

長久以來一直擁有絕對權威的羅馬天主教會自從宗教革命後,

因為和新興的新教對抗,時常引起流血事件。

加上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的蓬勃發展,使得十七世紀以後的歐洲,

在許多方面都由統一進入了對立,尊重個性的觀念,也由此發生。

(就是商人有錢就想有權 就想自己成一國)

 
 巴洛克分成荷蘭風格時期和法國風格時期。
 

前者是早期 (影響建築物)

 (建築的巴洛克其實就是一層層疊又有凹凸遠近 反應到服裝就像緞帶與蕾絲)

 

 後者是晚期 (影響藝術.服裝..等 較廣)

法國風格也就是現在最常說的那種巴洛克風格。

是十七世紀的歐洲藝術上最重要的風格,

最初是指一種新型態的建築,此新式建築著重於

色彩、光影、雕塑性。特色為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

創造比文藝復興(重視勻稱.對比)更有立體感、

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

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

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巴洛克風格以強調身體和情緒方面的。

巴洛克誕生原因:

1.因文藝復與時代重視勻稱、節制和秩序的反抗,

藝術家嘗試用較為突出的手法來表現平衡的效果。

2.處於君主專制政體發達的時代,需要莊嚴而富麗的風格以表現帝王的威權。

3.公教對抗改革以後,激起了宗教的熱情,此種風格能夠表現宗教運動的特質,

因此有人說巴洛克風為對抗宗教改革的產兒。

 巴洛克服裝 法國風格也就是現在最常說的巴洛克風格。

主要一點就是緞帶的使用,大量的緞帶、蕾絲、皮革的時代。

 

(圖左: 晚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初奧爾良公爵夫人&法國路易十五 圖右: 十八世紀法國1780年)

巴洛克服裝-男裝 (男人就是要穿漂亮的時代)

男裝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袖子蕾絲了,帶馬刺的靴子也成了時髦,

還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劍

(關於這些看《3D三劍客The Three Musketeers》就能知道當時的服裝感覺)

或是《鐵面人The Man in the Iron Mask》(路易十四)

 這個時候流行馬甲很短很小,有點像西裝背心,突出的就是內衣。

被大量絲帶重重捆扎的內衣。一個男人一件內衣需要100多米長的緞帶裝飾。

 這個時候出現長外套,開始沒有領子,後來才出現大領。

從上到下密密麻麻的排扣,裝飾極為華麗。

外套的只扣上邊幾個,下面全是裝飾好看用。

下擺還加了襯墊使衣服下擺向外翹起來,比較好看。(0.0就只是看起來胖胖像穿裙子..)

這個時候褲子流行燈籠褲,也是到膝蓋扣住,下面是緊身長襪。

鞋子一般是方頭,鞋跟很高,通常是紅色,鞋上常常裝飾

花朵或是緞帶(連鞋子也有緞帶),巴洛克晚期的時候出現了鞋扣代替裝飾。

 巴洛克服裝-女裝

女裝的特點是大量褶皺和蕾絲。無數的花飾

上衣流行緊身胸衣,外面套無袖的短外衣,在腰部是成“V”字形收緊的。

法國時期開始把領口挖深加寬,幾乎露出胸部以上全部空間。

領口邊緣用蕾絲鑲嵌,或是系一小段絲綢打上花結。

襯衫肥大,袖子有長有短,都鑲著大量蕾絲,有時候袖子打成很多段,

每段都鑲嵌蕾絲,非常華麗。

裙子仍然時興蓬松的,不過不是用支架撐起來而是用多穿裙子的方法。

因為在腰間打摺所以顯得膨大起來。

最外層的裙子從腰開叉向外翻,和里面的襯裙用不同顏色和質料產生漂亮的對照,

有時還用花結或是扣子系起來,

好像窗帘那樣的。有時甚至把外面裙子向后翻,在臀部打結。

 那時的鞋子大多採用優質的材料,像皮革、錦緞,配以奢侈豪華的裝飾,

如絲綢帶、大扣子、刺繡、珠寶等。

路易十四時期,

也就是巴洛克風格最盛行時期是最為華麗的大團花飾和果實圖案,

路易十五時期是過度時期,圖案較小。

而路易十六時期已經轉到了洛可可時期,時興的花紋都是小碎花。

 巴洛克藝術風格強調的是對比和夸張,所以在它盛行的時代,

女子服飾所展現的美感亦是圍繞著這樣的關鍵詞來展開。

所以,不論是在荷蘭風時期,還是法國風時期,將外裙提拉堆積、

露出內裙的做法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

因為由此產生的華貴視效是如此的令人心動而又不落俗套。

在西洋服裝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風格”一詞,來代稱17世紀歐洲的服裝款式。

 
 現代設計運用

 18世紀西元1700-1800年Rococo洛可可藝術風格

 「洛可可」一詞源自法國字彙“Rocaille”,由此演變而來,

其意思是指岩狀或貝類工藝的裝飾,

基本是一種強調C型的漩渦狀花紋S型的裝飾風格。

這種風格源自1715年法國路易十四過世之後,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時代,

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又稱「路易十五式」。

路易十六時代(1770——1789)這是洛可可風結束、新古典主義興起的樣式轉換期,

服裝上變化較複雜。

所產生的一種藝術上的反叛。洛可可藝術風格與巴洛克藝術風格最顯著的差別就是,

洛可可藝術更趨向一種精製而幽雅,

具裝飾性的特色。這種特色當然影響到當時的服裝,

甚至以“洛可可”一詞代表法國大革命之前18世紀的服裝款式。

十八世紀被看成是「理性的時代」或「啟蒙運動」的時代,

洛可可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在庭園設計﹑室內設計、

絲織品、瓷器、漆器等方面,此可謂為一種更典雅和更精緻的發展,

當時法國藝術取得歐洲的中心地位,也影響到歐洲其他地區。

除此之外,表現在印花圖案上則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題,

所以有人稱這個時期法國的印花織物爲“花的帝國”(The Empire of Flora)。

當時主要採用“薔薇”和“蘭花”,而且薔薇用的更多一些。在處理上採用寫實的花卉,

再用莖蔓把花卉相互連接起來,就像中國的折枝花卉。

有時配上一些各種鳥類。這種圖案明顯地受中國花鳥畫的直接影響

洛可可藝術的特質:

曲線趣味,常用C形、S形、漩渦形等曲線為造形的裝飾效果。

構圖非對稱法則,而是帶有輕快、優雅的運動感。

色澤柔和﹑豔麗﹑崇尚自然。

洛可可服飾

接續著Baroque(巴洛克)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時期不像巴洛克,

以追求濃厚的色彩、以及高裝飾性的矯飾,

洛可可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輕柔、淡雅的,有如一陣陣花香的優雅氣息。

洛可可的服裝構成關鍵:馬甲、束腹、裙撐、褶襉飾邊、緞面、刺繡、蕾絲、

緞帶、蝴蝶結、假袖、羽毛、寬沿帽、三角帽、二角帽、髮飾

洛可可最常使用的材質以絲緞為主,男性有使用絨布

主因即是因為當時法國較為富有,自己也有產絲織品的能力,

當時的絲織已不經由中國進口,

所以巴洛克、洛可可時期使用的絲緞應可說是世界之冠。

這時期刺繡發達,衣身上常有裝飾性的刺繡,男女皆是,

男子服裝在此時奠定了三件式的基礎:

Shirt(襯衫)、Vest(背心)、Waistcoat(外套),另外便是Breeches(馬褲)。

男子身上的裝飾開始簡化,由巴洛克充滿蕾絲、

緞帶的服裝款式到僅為普通的服裝款式的洛可可、

由巴洛克的"Petticoat Breeches(女裙式馬褲)"到洛可可極為普通的一般馬褲,

男子服裝已逐漸定型。

17世紀形成的男子三件套裝到18世紀在款式造型上逐漸向

近代的男裝發展。18世紀初收腰,

下擺向外張,呈波浪狀,爲了使臀部身外張,

在衣擺裏面加進馬尾襯和硬麻布或鯨鬚。

前門襟仍有一排造型扣子以及上嵌入變化圖案,

最喜用的材料是各種寶石,領口和袖口有花邊的修飾。

(參考夜訪吸血鬼 送一張帥圖)

女裝部分則延續著巴洛克的矯飾 蕾絲、緞帶、蝴蝶結

在服裝上一層一層的排列著,唯一的不同的便是此時所用的色系多為粉色系

如:粉紅、粉橘等等,桃紅、鵝黃、鈷藍、亮紅也是常用的色系。

頭飾變化很多,舉凡花束、羽毛、小動物、更甚者有帆船的模型,

全部都被當時的貴族頂在頭上。以致於洛可可的女性常被戲稱「移動的花園」。

在17世紀的巴羅克風服裝是男性爲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宮廷爲舞臺展開的奇特裝束。

 18世紀的洛可可風服裝則是以女性爲中心,以沙龍舞臺展開的優雅樣式。

路易十六的王妃瑪麗皇后把羅茲貝爾坦(Rlse Bertin1744-1812)

作爲自己的專屬服裝設計師,封爲“流行大臣”,羅茲小姐也被後世認爲是近代女裝設計

 

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說的是路易16的皇后瑪莉安東尼

這個時代是女性沙龍的中心,是供男性觀賞和追求的“藝術品”和寵物。

這樣的社會環境使女裝的外在形式美(人工美)因素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其女裝的特點就是,Corset+Pannier 緊身胸衣+裙撐

現代設計師對這種風格的重新演繹

圖片編輯/副料大學 資料提供/以上文章參考以下文字資訊

參考資料:
http://blog.yam.com/kazubi/article/1017991
http://www.wretch.cc/blog/feliciakuo/11524694
http://www.haibao.cn/fashion/%E5%B7%B4%E6%B4%9B%E5%85%8B%E9%A3%8E%E6%A0%BC/
http://blog.yam.com/lolitamomo/article/24065742
http://www.cndca.org.cn:82/gate/big5/www.cndca.org.cn/memberCommunity/fashion/200901/t20090108_35245.html
http://m.pinterest.com/18thcentkitty/

 

LACEGothicfashions19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