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類平均一天會用掉多少寶特瓶嗎?
據統計報導,全球平均每分鐘消費1百萬個寶特瓶,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將再增加20%。
人類使用寶特瓶的數量,已經遠超過這塊土地所能負荷的極限。我們要如何阻止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現在,已有許多紡織廠致力於寶特瓶回收紗線的開發,讓寶特瓶進入再生循環,用行動支持減塑愛地球。
寶特瓶回收再製流程

圖片來源/「保特紗PETSPUN®」生產流程。
廢棄寶特瓶從收集運至回收場開始就正式進入回收循環,先依據顏色與清潔狀況做初步分類後,再經由機器壓製成近400公斤的瓶磚,瓶磚會經過解包、洗滌、脫標籤、依照瓶身分色分類、粉碎、清洗、去除雜質、脫水,處理成乾淨的PET碎片。
寶特瓶之所以需要這麼多重步驟,才能夠成為再利用的PET碎片,原因在於寶特瓶身顏色各異,再回收過程中又會歷經不同污染,唯有分類、清洗後才能進行後續作業。
以環保紗為例,環保紗是利用寶特瓶的原色製成,透明寶特瓶就會抽出白紗、綠色寶特瓶則會抽出綠紗,環保紗的製作需要高潔淨等級,紗線比頭髮還細,因此在抽絲過程中的不純物將會影響抽絲的效率以及環保紗的品質。
整體環保紗的製程相較於傳統的染製,雖然無法擁有更多色彩上的變化,但有助於節省水量與降低水污染,達到環保的目的。

圖片來源/中紡科技
PET碎片最後經由加工廠,再以分解、重新聚合及高溫熔融,便可成為PET酯粒,這些重新回收再利用的酯粒,又稱之為回收聚酯(Recycled PET),不管是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再生環保瓶與再生包裝材的應用,都可以看見回收聚酯的蹤影。
為擺脫對石化原料的依賴,致力發展回收聚酯材料,利用這些回收聚酯再製成的環保再生纖維,可以製成服飾用紗;每7到8支寶特瓶,就可製成一件運動T-shirt,整個製程可以減少40~85%的能源損耗、54.6%的碳排放。
回收材料製作而成的產品,要如何證明真的有使用回收材料?

全球回收標準
全球回收標準(GRS)是一項可被第三方認證的全產品國際標準,規定了回收內容規範與監管鏈(chain of custody)管理、社會責任要求、環境保護以及化學品限制;最初是由管制聯盟(Control Union)於2008年所制定,2011年將所有權移交給紡織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 簡稱TE)。
GRS 的目標是增加產品中回收材料的使用,並減少/消除其生產所造成的危害,確保相關紡織供應鏈符合內容要求(Content requirement)、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並減少有害的環境和化學影響;包括在50多個國家的棉花軋花、紡紗、編織和針織、染色和印花和縫合的公司。
GRS 是一項自願性的標準,其存在不是為了取代任何國家的法律法規,而是為了負責任地證明其各項作業遵守和營銷、勞工、商業行為有關的法律法規。建議GRS產品的銷售商參考銷售國家允許的回收內容要求,以確保其符合所有合法產品聲明要求。
全球回收標準適用於任何含有至少20%回收材料的產品,每個生產階段都必須經過認證,從回收階段開始,並在最終的B2B(企業對企業)交易中以最後的賣方作為終點;主要要求內容為:材料收集和材料集中業者需要具備自我聲明、文件管理架構,並接受現場訪視(稽核),必須注意的是,GRS 標準中沒有提到關於任何品質與合規性的要求。
GRS 引用 ISO 14021 中「回收內容 (Recycled Content)」的定義,加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綠色指南(U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Green Guides)的解釋,目的是為遵守最廣泛認可與嚴格的定義。

恭盟 DC121 環保回收紗編織帶
●100%寶特瓶回收材質
●通過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
●輕質手感,多功能用途
●色澤自然,29色多彩選擇

點我看型錄
https://reurl.cc/oLRdrg
門市販售中,歡迎親洽詢問
也可加入Line@xat.0000190947.gw4
貼心小幫手為您服務
一個寶特瓶有90%以上可回收再製成聚酯纖維、一公斤的寶特瓶,相當於0.8公斤的原油,當一般民眾都能夠記得,在享用完瓶裝飲料之後,稍微清洗一下寶特瓶、輕輕壓扁後再蓋上瓶蓋,順勢丟入回收桶中,讓這個與我們「短暫相遇」的寶特瓶,能有更長期、再生的利用價值,就是對地球環境多一分保護與珍惜。
只賣好材料的 #恭盟服飾材料
資料來源/
https://e-info.org.tw/node/211807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2597
https://www.isoleader.com.tw/home/iso-coaching-detail/Global-Recycled-Standard